六月的秀洲区新塍镇,空气中浮动着一缕缕浓郁的焦香——那是新榨菜籽油特有的醇厚气息。在这个承载着
乡土记忆的黄金时节,由嘉兴市供销社 “嘉田四季”与市新闻传媒中心少儿中心主办的品牌活动再度启航。今天
(6 月29 日)下午,阳光伙伴小记者们走进嘉兴老字号秀乡斋食用油有限公司,在第四代非遗压榨菜籽油的传承
人钮国华总经理的带领下,揭开“一滴好油”背后的匠心故事。
“请小记者们先坐好,咱们先聊聊秀乡斋的‘前世今生’。”钮国华在公司的会议室中热情欢迎小记者家庭
的到来。墙上 “嘉兴老字号” 的铜牌在灯光下熠熠生辉,旁边陈列着“浙江农博会金奖”“绿色食品 A 级” 等
荣誉证书。小记者们围坐在长桌旁,看着墙上的品牌介绍,鼻尖则萦绕着若有似无的油香。
“我们秀乡斋的榨油历史最早能追溯到 300 年前,那时候吴江、湖州的农户摇着船送菜籽来换油,全靠木
头榨油机人力敲打。” 钮国华向小记者们娓娓道来,“现在我们厂房占地 8 亩,设备投资 950 万,但不变的
是‘本地菜籽加物理压榨’的老底子特色。”
小记者王张义举手提问:“钮叔叔,菜籽油和其他油比起来,味道有啥不一样呀?” 钮国华爽朗地笑起来:
“更香!你们待会儿去车间闻炒籽的焦香就知道了 ,而且我们嘉兴人的很多本地菜,离了这个浓香菜籽油,那味
道就完全不一样咯!”
“那吃菜籽油对身体有啥好处呀?” 小记者赵梓涵接着提问,钮叔叔自豪地表示,“菜籽油采用物理压榨,
保留了天然维生素 E 和不饱和脂肪酸,炒菜油烟少,老一辈人说‘一勺菜油养脾胃’,现代研究也证明能调节血
脂呢!”
会议室的不远处就是榨油车间,此刻正飘来阵阵炒籽的焦香。突然,不知谁喊了一句:“好香啊!是炒菜籽
的味道吗?”钮国华笑着点头:“这就带你们去车间闻‘活的油香’!”
穿过走廊,烘干机的嗡鸣与炒籽的 “噼啪” 声交织成独特的工业交响。在榨油车间,小记者们围着直径一米
的电磁砂锅啧啧称奇:“以前炒籽全靠手感,现在采用智能控温,每锅菜籽都炒得一模一样。”
小记者们看到,经过压榨金黄的菜油从机器中汩汩流出,宛如琥珀色的瀑布。钮国华还告诉孩子们,地上一
片片的残料就是经过压榨后剩下的菜籽饼,“这个可是非常好的肥料与饲料,可以种花种菜,还能喂猪喂鸡
呢!”
参观完榨油车间后,小记者们来到了过滤车间。在这里,他们了解到经过初榨的菜籽油如何通过24层帆布和
100层熔喷布的双重过滤,去除杂质,变得更加清澈透明。“这就像给菜籽油做了一次‘美容’,让它的品质更
高。”钮国华形象地比喻道。
接着,小记者们又来到了沉淀车间,原来过滤后的菜籽油还需要经过5至7天的沉淀,让剩余的杂质自然沉
降,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滴油的纯净。小记者们认真地听着,眼中充满了对这传统工艺的敬意。
沉淀车间的旁边就是公司的仓库所在地。在这里,一袋袋新鲜的油菜籽整齐地摆放着,这些油菜籽都是从周
边农户那里收来的。小记者们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新鲜的油菜籽,纷纷好奇地伸手触摸,感受着这些小小的种子如
何变成香喷喷的菜籽油。
小记者王涵郭好奇地提问:“钮叔叔,刚才听你介绍‘一粒菜籽’里藏着乡村振兴的力量,这是什么意思
呢?”钮国华指着仓库里的油菜籽,认真地说:“我们公司与本地多户农户合作,收购他们的油菜籽。这不仅保
证了我们的原料供应,也增加了农户的收入,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。所以一粒小小的菜籽,承载着我们对乡
村振兴的希望。”
在灌装车间,小记者们亲眼见证了金黄的菜油注入瓶中,贴上印有“新塍老味道‘秀乡斋’”字样的标签。
“原来每滴油都要经过这么多工序啊!”小记者们还尝试动手进行了安装瓶盖的流水线工作体验。“以前写作文
总说‘家乡的味道’,现在知道这味道里有农户的汗水、老工艺的智慧。”小记者俞伯衍深有感触地表示。
一粒粒菜籽,在时光的力量下,释放出属于家乡的、最醇厚的香。本次“嘉田四季”品牌活动,不仅让小记
者们深入了解了家乡的菜籽油文化,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力量。未来,“嘉田四季”将继续带领小记者
们走进更多的家乡企业和文化场所,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,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。让我们一起行走在大地
上,品味家乡之美。
本次活动中小记者们的出镜报道与精彩表现,将于近期在嘉兴新闻频道《阳光伙伴》栏目中进行播出,敬请关注。
地址:嘉兴市城南路960号龙威大厦2217室 服务咨询热线:0573-83382251
浙ICP备18048851号-1